【新華社】
古城西安是聞名世界的旅遊目的地。雖然正是寒冬時節,但在西安的大街小巷、旅遊景區,依然可以看到絡繹不絕的遊人穿行。2014年的新年鐘聲即將敲響,這座千年古都以別樣的風景,嚮慕名而來的人們展現著熱情與溫暖。
冬日古城也繽紛
12月27日,持續多日的濃重霧霾消散,暖陽高照的西安重現透亮。
大雁塔南廣場,剛剛下車的遊客們爭相在玄奘像前拍照。來自瀋陽的左女士借著年休假的機會與家人一起來西安遊玩,第一站選擇了大雁塔。「西安的大唐之風撲面而來,讓人震撼!」她興奮地說,「我是第一次來西安,來之前還害怕有霧霾,還算趕上了好天氣,太陽這麼好,天還挺藍。」
比鄰大雁塔的大唐芙蓉園,是全方位展示盛唐風貌的文化主題公園,於2005年開園。暖陽高照下,這裡的「倣唐士兵列陣」表演按時舉行,展現大唐氣象。幾隻淘氣的鴿子也參與進來,有的鴿子落到了「士兵」肩頭。
扮演「將軍」的小夥子王晨說:「這兒的鴿子是我們的朋友,不怕人。」
大唐芙蓉園之南的曲江池遺址公園,佔地1500畝,是許多市民週末的好去處。28日,晴好天氣為曲江池遺址公園積聚了不少人氣,金黃的銀杏葉散落在地面,孩子們把厚厚的落葉捧起來拋向天空,好似「黃葉雨」。許多人在湖邊的水榭長廊中,用戲曲、歌舞、抖空竹等方式自娛自樂。
傍晚時候,借著落日,西安的古城墻靜靜地顯出恢弘氣勢。作為目前中國保存最完整的一座古代城垣建築,環繞西安內城的13.7公里古城墻,一年四季遊人如織。漫步其上,垛口旁的旌旗迎風招展,可以佇立和平門上遠眺雁塔懷古,也可從永寧門觀看鐘樓的車水馬龍,還可以騎著自行車環城而行,在游動中審視這座古城,油然而生穿越之感。
歷史遺跡可親近
「在這座城市,步行5分鐘之內,必能看到一處文物遺跡。」一句戲言告訴遊客:西安是一座「博物館之城」。文物審美不以季節而變化,冬日裏也煥發著固有風采。
在西安欣賞珍貴文物,除了常年門庭若市的兵馬俑博物館,陜西歷史博物館是另一個好去處。這裡實行免費觀展,但須排隊領票,領票窗口從早晨9點一開門就排起了長隊,隊伍中不乏外地揹包客和外國友人。
28日,正在遊覽陜西歷史博物館的英國學者蓋瑞斯,仔仔細細地看著唐三彩和壁畫說:「美得難以置信。」他是第一次造訪西安,對唐文化有著濃厚的興趣,他一邊認真聽導遊講解,一邊用平板電腦記錄英文介紹板上的關鍵句子。
除了常規展示,陜西歷史博物館還加開文物修復展覽。受損文物清洗和修復的全過程通過視頻、音響和實物展覽完整呈現在遊客面前,並有體驗項目。王均瑤小朋友和媽媽一起在文物修復的操作臺上親身體驗,他們一起組裝人面魚紋盆模型,粘貼天王陶俑,用毛刷清洗壁畫殘片。
「這種實驗對於孩子來說很難得,能鍛鍊孩子的動手能力,還能了解文物知識,創意很好。」王均瑤的媽媽說。
西安古城墻內西北角的廣仁寺,是陜西省唯一藏傳佛教寺院,也是西安城內一處具濃郁神秘色彩的藏式人文景區。在廣仁寺,很多僧侶和居士為即將到來的祈福燈會做著準備。「雖然是冬天,因為燈會的緣故,最近來的人比較多。」正忙著清理寺務的喇嘛洛桑說。
節日氣氛更歡樂
聖誕剛過,新年臨近,西安鐘樓、解放路、小寨等熱點商圈處處可以感受到濃厚的節日氣氛。
天氣晴好的週末,在西安地標建築鐘樓附近的騾馬市商業步行街,拎著大包小包的時尚達人們還在尋覓新的「目標」。潮人小趙剛剛淘到了一頂黃色針織帽,她對剛剛購得的帽子非常滿意,還準備去搭配一條圍巾。
美食是西安旅遊最亮的色彩之一,回民街的清真小吃最吸引遊人。入夜,鼓樓北側的回民街上游人摩肩接踵,飯店夥計們嘹亮的吆喝聲,伴著各色小吃冒出的騰騰熱氣,吊足了路人胃口。牛羊肉泡饃、灌湯包子、酸湯水餃,這些適宜冬日食用的小吃讓八方遊客大呼過癮。人潮涌動,行進不暢,遊客們走走停停,無論是小工藝品還是各色糕點都能吸引他們的眼球。
「文物古跡與民俗文化穿越古今,商業的繁華與『舌尖上的五味』讓人留戀。」北京遊客徐健這樣表達他的西安印象。
【2014-01-07 新華社】
This entry passed through the Full-Text RSS service — if this is your content and you're reading it on someone else's site, please read the FAQ at fivefilters.org/content-only/faq.php#publish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