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北市農業局推動修剪樹木技術認證制度,往後工作人員要上課、考試。 圖/新北市農業局提供 |
為避免大樹又被修剪成「木棍」,新北市推動樹木修剪認證制度,未來全市10萬棵公有樹木,只能由通過農業局認證的公所綠化班或園藝工人修整,且僅去除12種「不良枝」,不會再光禿禿。
新北市農業局明年起推出「啄木鳥護樹計畫」,以樹木修剪認證制度、招募護樹志工、組成樹木醫療團等多管齊下,預防樹木受損。
農業局長廖榮清表示,護樹是新北市重要工作,今年農業局建立「大樹之家」制度,媒合需移植的樹木立刻遷入新家,但修剪人員若專業不足,容易造成樹木受損,事後裁罰已無法挽回,所以應更積極預防樹木受到不當修剪。
農業局要求各區公所綠化班、景觀園藝廠商的員工,必須取得樹木修剪技術合格證書,條件是必須上課並通過考試;全市各公共工程合約和三級品管也會納入這項要求。
農業局景觀處長陳淵泉解釋,首批認證課程招募300人,受訓人員必須能分辨病蟲害枝、乾枯枝、逆生枝等12種應該修剪的「不良枝」,修剪長度、角度也要考量,才能維持或改善樹型,美化景觀環境同時促進樹木健康發展;若樹木已遮蔽交通號誌、有孳生蚊蟲等疑慮,修剪時也會適度考量個別情況再動刀。
樹木修剪認證課程共2天,第一天解說技巧,第二天到現場實際操作,第三天考試,要能成功辨別樹木上所有不良枝種類,並適當修剪,通過測驗才授與合格證書,每年還需回訓考核,農業局也考慮規畫移樹等其他進階課程。
農業局指出,未來也將招募有植物或園藝等相關背景或專業的民眾,成為護樹志工,加上宣導一般民眾共同協助通報樹木不當修剪狀況,並組成樹木醫療團隊,希望多管齊下,預防樹木受到不當修剪,也搶救染病樹木,落實護樹目標。
This entry passed through the Full-Text RSS service — if this is your content and you're reading it on someone else's site, please read the FAQ at fivefilters.org/content-only/faq.php#publish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