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景興國小應屆畢業生,以優酪乳空罐、廢光碟打造給學校的畢業獻禮「仙岩足跡」及「風火輪」。 圖/景興國小提供 |
景興國小200多位6年級生,從5年級起在老師指導下分工合作,以校景及民間傳說為主題,把近萬個優酪乳空瓶、2千片廢光碟創意變身,完成兩件大型公共藝術作品─「迎賓牆」與「仙岩足跡」,用藝術寫校史。
「這是最棒的畢業獻禮。」教務主任李怡樺說,兩件作品上月下旬完成。首度在校慶園遊會展出,很受好評,將永續留下成為校景。
仙跡岩山腳下的景興國小,校門旁就是登山口。去年新學年起,校方首度實施公共藝術課程方案,安排7個明年畢業的5年級班學生,與教師群及社區藝術家蘇彥棻一起討論、設計作品。
師生們以仙跡岩民間傳說「呂洞賓的腳印」,訂出主題「仙跡岩下喜迎賓」,設想呂洞賓為追求何仙姑,急切穿越操場,不小心將鞋子掉在大樓的場景。
師生收集近萬個學校午餐優酪乳空瓶、2千個廢光碟,按圖剪黏、慢慢打造出「仙岩足跡」、迎「賓」牆及幫助呂洞賓跑快點的「風火輪」等作品。
「迎賓牆」融合在地特色,置入仙跡岩的植物、鳥類;以橙色區塊象徵充滿活力的校園裡,小朋友笛聲與鳥兒唱鳴相合;以瓶底粘製的愛心與及剪裁拼貼瓶身的翅膀,期許小朋友帶著師長的愛與祝福,乘著藝術的翅膀在藍天白雲翱翔。
「仙岩足跡」則從呂洞賓的腳印發想,創意設計新銳飛行器「風火輪」,縣掛點狀的優酪乳瓶、光碟片,透過排列線條完整傳達極具現代感的力與美。
六年級同學楊皓丞說,看到作品一天天「長大」,直到完成,優酪乳瓶變亮麗的公共藝術品,感覺真棒。
許家翔同學說,創作過程讓他了解同心協力的重要,雖曾碰到小問題,甚至剪到手痛,最後都一一克服,大家都很開心為學校留下畢業禮物。
This entry passed through the Full-Text RSS service — if this is your content and you're reading it on someone else's site, please read the FAQ at fivefilters.org/content-only/faq.php#publish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