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
28日是藏曆十二月二十九日。按照藏族新年傳統,這一天晚上是「古突」之夜。當天,雲南香格里拉的77歲藏族老人阿成站在拉薩布達拉宮廣場上捻著佛珠,微笑地看著身著節日盛裝的年輕人熱鬧地擺著各種姿勢拍照留念。
「古突」之夜標誌著藏曆新年的正式到來。當晚,藏族百姓每家每戶都要吃「古突」和進行「驅鬼」儀式。「古突」是一種由人參果、蘿蔔等九種食材熬製而成的面疙瘩粥。這天,人們必須把家裏打掃的乾乾淨淨,將家裏所有的破碗、破盆子等所有破損的東西和不能再使用的物品收集起來,等吃完「古突」後,在「驅鬼」時一起扔掉。
這位曾經穿行在茶馬古道的馬幫漢子對於眼前的一切——雄偉的布達拉宮,紅山腳下虔誠轉山的百姓,熟悉又陌生。在一隻專程從雲南德欽縣阿東村專程在藏曆新年來西藏朝佛的70人隊伍中,他是最年長的一位。
「拉薩在藏族人心裏是聖潔的地方。只要站在這裡,心裏就特別好!」帶著氈帽、身著綠色藏裝的阿成說起話來緩緩地,始終微笑著。
雖然來過拉薩的次數他自己也數不清了,但阿成還是第一次在拉薩過藏曆新年。
「昨天剛剛去了布達拉宮朝拜,還去了八廓街買了這裡的藏裝,很漂亮,兒子和孫子們肯定喜歡。」阿成說,自己家鄉的藏族百姓剛剛過完春節,緊趕著就啟程來拉薩過藏曆新年了。
阿成曾經是藏地有名的馬幫——尼瑪老爺的徒弟,從22歲到50多歲一直行走在滇藏線上,從雲南帶上磚茶、紅糖一路運到拉薩,再帶回當地的藥材和藏裝。曾經有四五年時間,他走的就是從雲南的麗江經迪慶到拉薩的線路。
「那時候,路難走,來一趟要走一個多月。不要說山上的落石危險,我們還遇到過土匪,被搶了東西,」阿成說。
在阿成的記憶裏,馬幫漢子進西藏看到的可不是現在人們常見的順暢公路,而是「一人在外,全家人掛心」的艱險行程。
「現在,路好走多了,我們一路沒遇上什麼危險。」阿成說。
「你看,這次就是我開車帶大家來的。一路邊拜佛邊趕路,三天就從雲南香格里拉進了西藏。」次仁尼瑪一邊給阿成做著漢語的翻譯,一邊等不及講起這次進藏的行程。
看到有遠道而來的雲南藏族群眾,布達拉宮廣場便民警務站的民警主動迎上前送去拉薩地圖,請大家去長椅上休息一會,喝口熱水,要是手機沒電了也可以在服務站裏充電。
「我們一路坐車,像是桑耶寺、扎什倫布寺、布達拉宮、哲蚌寺、色拉寺,都拜過了。」次仁尼瑪說,大家準備在拉薩再多呆四五天,和當地的藏族群眾一起過藏曆新年,買上些藏裝和特產就回去了。
隊伍在大約半個月前啟程,坐著次仁尼瑪開的大客車經川藏線再走318國道,一路到了西藏的山南,再到日喀則的扎什倫布寺,最後一站到了拉薩。而這已經是他第五次帶著村裏人來拉薩朝佛了。
「再來西藏朝佛,一定得帶孫子,讓他也來看看。有人告訴我說,拉薩到日喀則也要有火車了,那可就更好了!」阿成說。
【2014-03-02 新華社】
This entry passed through the Full-Text RSS service — if this is your content and you're reading it on someone else's site, please read the FAQ at fivefilters.org/content-only/faq.php#publish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