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陳姓單親媽媽(左)對搶匪求償,卻要先付提解費,向法扶新竹分會求助。 記者王慧瑛/攝影 |
陳姓單親媽媽遭林姓男子搶劫,她在林落網後打官司求償,因林羈押高雄看守所,得先繳兩萬多元提解人犯費,否則將停上訴訟,她苦嘆「為何討回公道這麼艱辛?」
提解費該由誰負擔?是法界長久以來的爭議。不少法官認為,民事案件提訊服刑中的被告,因被告是被國家行使公權力被關,站在人民訴訟權的角度,提解費應由國家負擔。
法扶律師郭怡青認為,既然原告提刑事附帶民事求償免繳訴訟費,提解費也應一起免除;也有律師說,高額的提解費讓經濟弱勢的被害人打不起官司,阻斷窮人的訴訟權利。資深法官建議,應立法容許用遠距視訊來審理這類案件,減輕被害人負擔。
被搶的陳姓單親媽媽(四十七歲),從事房仲業收入不穩定,丈夫過世後獨自扶養三個女兒,家境不富裕。長女目前從事美髮業,次女原就讀大二,去年考量家境決定休學分擔家計,么女目前讀高二。
去年六月間,陳騎機車行經新竹市經國路,遭林姓男子飛車搶走放在腳踏墊的皮包,裡頭有現金八千元、禮券、金融卡,還有丈夫生前常戴的戒指等首飾。
林姓搶嫌得手後用陳婦悠遊卡,到派出所對面超商消費,被警方循線查獲。林一審被判處十月徒刑,陳婦另外打民事訴訟,向林求償十五萬元。
陳婦表示,被搶皮包裡有多張記憶卡,裡頭有許多全家人留下的照片,丈夫過世,全家福照片已不可能再拍,「想到就不捨」,這損失不是金錢可買回來的。
日前陳接到法院通知,要她先繳二萬元「人犯提解費」,讓她傻眼,表示能否拿到賠償還是未知數,卻得先出一大筆錢,萬一有去無回,豈不又多出一筆損失?
This entry passed through the Full-Text RSS service — if this is your content and you're reading it on someone else's site, please read the FAQ at fivefilters.org/content-only/faq.php#publish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