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崇倫(作者為聯合報副總編輯)】
在過去一周,烏克蘭的變化,吸引了全世界目光,但是悄悄發生的兩件事,卻象徵著亞太情勢此消彼長的轉變。
美國國防部負責採購的助理國防部長麥法蘭,4日在一場國防工業會議上表示:「現在,亞洲再平衡政策(pivot to Asia)正在評估中,因為坦白說,這項政策很難實現」。
中國軍費 2030年代追上美國
此話一出,全場震驚,從總統到國務卿與國防部長,都一再重申亞洲再平衡的重要,麥法蘭就像指出國王沒有穿新衣的小孩,揭破歐巴馬政府的空洞承諾,證實了盟國一直在擔心的事:美國沒有能力維持亞太主導的力量。
如果這是現象面,第二天就是實質面,中共所公布的2014年度軍費預算,支出將增加12.2%,達到人民幣8082億元,這更加深了亞太國家的恐懼。
美國總統歐巴馬在4日,才向國會提交了總額4950億美元(約合人民幣30338億元)的軍費預算,絕對金額雖然是中國的4倍,但未來十年將逐年減少,而大陸卻延續過去4年,軍費雙位數增長,而且公認在公開預算外,還有高額隱藏軍費,逼近2000億美元。此消彼長的結果,倫敦國際戰略研究所(IISS)估計,大陸國防支出將在2030年代追上美國,出現死亡交叉。
美國國防部一再強調,削減的國防預算,不會影響再平衡政策,2014年開始四年期國防評估也強調,再平衡是最優先國防政策,亞太區的海空軍不僅不會減少,而且偵察機、轟炸機集群、兩棲作戰艦編隊的裝備還將進一步升級。
但是許多人質疑,美國既要維持在中東的軍力,又要增加在亞太軍力,同時還要裁軍,三件事是不可能做到的。
台灣方面擔心的是,在過去的戰術構想中,如果解放軍攻打台灣,等待美國太平洋司令部調集艦隊,來到台海,國軍必須要堅持固守一個月以上,這就是國防部長嚴明在立法院答詢所說,「可以堅守一個月以上」的由來。
日本安全 將首當其衝
可是當解放軍反介入與區域阻絕(A2/AD anti-access/area-denial)的能力越來越強時,譬如以地對地彈道飛彈打航母,逐漸操練成熟,成為阻絕的利器,而同時美軍受到國防預算削減的衝擊,無法以優勢軍力壓倒解放軍,反而擔心自身將蒙受巨大損失,美軍即使前來馳援,敢介入嗎?
可是現在首當其衝的,現在反而不是台灣,而是日本,東京現在急於尋求美國的保證,希望美方能承諾:「一旦釣魚島問題引發戰爭,美國將向日本提供保護」,但是安倍現在成為陳水扁第二,美國人眼中的麻煩製造者,華盛頓就像對過去兩岸一樣,採取戰略模糊,避免自己提前承諾,綁住手腳。
不過這也讓日本懷疑,美國的承諾,是否由於做不到;美國戰略模糊,從東京角度來看,不會因此而自我約束出格的言行,反而因為美國國防預算削減、美國公眾厭戰情緒,以及美國其他地區問題,認為美國是沒有能力主導,所以開始會醞釀自己增加軍力,甚至發展核武,來因應美國的虛弱。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美國軍事預算仍然是全世界第一,即使削減,超過排名第2至13名共12個國家的軍費開支總和,大陸官方冷靜的評估,美國仍是超級大國,軍事上的地位可以維持到2050年,沒有一個國家,不管是俄羅斯、中國大陸都達不到這個軍力水準。
從伊拉克戰爭和阿富汗戰爭撤出後,歐巴馬政府已決定不再深入到一個國家的腹地,進行長期陸上作戰,糜耗軍費,美國正在對戰爭形態進行調整,希望進行非接觸式的戰爭,比如利用無人機、導彈等一系列空中、海上力量,實施打擊。
尤其針對部分國家,如中共與伊朗,美軍正在重點研究如何突破其阻絕能力,重點研究項目包括可以從1200英里以外,進行攻擊的「航母發射的無人偵搜攻擊載具」、巡弋飛彈攻擊潛艦等等。
美國軍事科技與經濟能力,是不可低估的,中國的經濟發展與綜合國力,不會一直高速成長,現在亞太的美消中長,未必會持續成為死亡交叉。 【2014-02-17/聯合晚報】
This entry passed through the Full-Text RSS service — if this is your content and you're reading it on someone else's site, please read the FAQ at fivefilters.org/content-only/faq.php#publish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