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元漲不停 美股真的不怕考驗?
2014/09/25 20:37鉅亨網 編譯張正芊 綜合外電
美元近期漲勢兇猛,追蹤兌 6 種主要對手貨幣價格的美元指數今年來已勁揚逾 6%,並可望創下 2008 年來單季最大漲幅。這使得投資人開始關注美國股市可能受到的影響,擔憂漲勢能否挺住。
《MarketWatch》週三 (24 日) 報導,美元走強最先引發的憂慮是美股走勢,因強勢美元會削弱美國企業的出口競爭力。但從圖表一的歷史統計來看,美元牛市時的美股漲幅,反而超越美元熊市時期。
資料顯示,自 1978 年以來的幾段美元多頭時期,美元指數平均漲幅達 43.7%,而同時期美股標準普爾 (S&P) 500 指數平均也走揚,漲幅達 58.9%。反觀統計以來的美元空頭時期,平均貶幅達 29.4%;但美股並未因匯價優勢而漲較多,S&P 500 指數同時間平均漲幅僅 31.4%。Charles Schwab & Co 首席投資策略師 Liz Ann Sonders 表示,這顯示通常美元升值很可能意味美國經濟及美股看多。
不過別太高興,因為根據統計,美元及 S&P 500 指數的連動性並不穩,且平均接近零互動;意味長期而言,兩者走勢是獨立的。但摩根士丹利 (Morgan Stanley) 卻發現另一個有意思的資產價格連動,即當美元與美國 2 年期公債殖利率攜手走揚時,美股報酬率通常為正,S&P 500 指數 3 月期平均漲幅為 3.1%。
若美元升值的原因,是投資人受到驚嚇而躲入安全資產,顯然股市及其他風險較高的資產正承受賣壓。因此,美元上漲是否能夠作為美股走勢指標,還得看美元因何原因走揚。
除此之外,美股各類股可能受到美元升值不同程度的影響,也是投資人必須注意的。根據 Bespoke 投資集團調查,當美元走強時,營收至少 90% 來自美國市場的 S&P 500 成份企業股價表現,會開始超越至少一半營收來自海外的美股企業。
Invesco 高級股票產品策略師 Nick Kalivas 還指出,IT 科技及電訊類股表現通常與美元正向關連最密切。因為電訊企業營收大部分來自國內,而 IT 企業支出通常也與美元價位關連較淡,但這些企業卻需要投資來提高生產力及維持競爭力。
最後,美元升值意味美國進口物價變便宜,且石油等以美元計算的原物料價格也將降低,這對於占美國國內生產毛額 (GDP) 近 70% 的消費支出將是利多,進而為整體美國經濟成長帶來助力。
This entry passed through the Full-Text RSS service - if this is your content and you're reading it on someone else's site, please read the FAQ at fivefilters.org/content-only/faq.php#publish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