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線台股呈現量縮震盪整理格局,主要是受到中韓簽訂FTA(自由貿易協議)、以及月底選舉在即等因素干擾,觀察中國與南韓宣告完成FTA,預期將對面板、塑膠、鋼鐵、紡織與工具機族群造成衝擊,未來中國訂單轉向造成部分損失,然而未來國內可望受惠與美國的資訊科技協定(ITA),在面板、電視、STB、其他聚酯與偏光板等產品出口節省關稅的預期性利多因素,有機會減少中韓FTA對我相關廠商營運的負面因素干擾。
此外,之前造成台股回檔的大戶條款即將在明年上路,可能影響台股的成交量與行情,若量能持續萎縮將影響中小型個股資金流動性,且仍須留意台幣走強後,對出口電子廠商財報可能的匯率減損情形發生。
就台股中期技術面來看,大盤指數目前為8982點,周線8993點扣抵向上、月線8866點同樣扣抵向上、不過60日季線9056點扣抵向下,研判大盤指數如向上至季線附近將承壓。目前9週KD值為位於中性的位階、9週MACD值則位於超跌的位階,如就9週KD值與9週MACD值的技術指標判斷,在沒有帶量突破區間的明顯多或空的方向之前,大盤指數將在月線與季線之間盤整的可能性較高。
操作建議部分,對於持股水位較高者,目前月線在季線下方,表示行情中期賣壓仍大,不過因為周線、月線趨勢向上,研判短期指數仍有小幅回升的可能。然而,觀察國際原油商品行情走勢偏空與國內產業存在諸多不利的訊息干擾,大盤應以跌深反彈、積極搶短視之,後市如反彈但未能站穩季線則應減碼因應。
近期油價表現仍疲弱,預期產能供過於求下,國際原油價格持續滑落,整體來說,EIA對於布蘭特原油年均價預測持續調降至83美元/桶,上周布蘭特原油已經跌破80美元/桶的整數關卡,連帶使得航空用及船用燃油在近兩個月呈現大幅下滑約20%。
油價走跌下,國內受惠產業當推航空、航運業,國內航空業者燃油成本占其總成本未40~45%左右、貨櫃業者則占20~25%,因此燃油的大幅下滑,確實對於航空業者的成本節省上有正面的幫助,加上目前航空處於次旺季,貨櫃處於淡季,預估航空業者本季的獲利有機會較去年同期成長。
This entry passed through the Full-Text RSS service - if this is your content and you're reading it on someone else's site, please read the FAQ at fivefilters.org/content-only/faq.php#publish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