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繼上次發布給全民的一封信談對於新台幣沒有為所欲為的能力之後,昨天又再發布新聞稿「量化寬鬆貨幣政策」報告內容,提5大理由說明台灣無須跟進日本實施美國量化寬鬆(QE)量化寬鬆的理由。上一次發信是台股跌跌不休甫貶破30元大關之際,之後至今新台幣還沒有回到30元以內的價位。
雖然央行很謙虛說對於新台幣沒有「為所欲為」的能力,不過天天上午強勢升值下午轉貶,一直守衛在30元以上的價位,真的很對出口商的胃口,尤其在爭取中國農曆年春節商機上,占了相對有利因素。
昨天央行再發布5大理由無需跟進日本實施QE政策的新聞稿,這次市場又開始揣測,央行真正的意思是什麼?對於後續新台幣跟利率政策是否會出現變化而感到好奇,是否是在為美日兩國未來對於QE看法先打預防針?真正的答案可能需要一段時間才會驗證。
之前政治大學金融系教授殷乃平指出,美國QE退場,資金轉進美元資產,亞洲貨幣將有貶值的壓力,貨幣寬鬆的時代即將結束。資金將轉進美元及美股,外資前次自亞洲股匯市中撤資,即可看出國際資金移動的軌跡,亞洲貨幣預期在資金匯出的情況下將走貶。
針對美國量化寬鬆政策的退場,近來已激起了亞洲股匯市的波濤,市場擔心在國際熱錢抽離下,台幣會持續重貶,不過事實上熱錢對於新台幣與股市的興趣還不小,新台幣近來在亞洲貨幣表現上仍屬強勢,雖然緊盯鄰近韓日元,不過跌勢並沒有韓日圓來得多。立委多次要求新台幣應該貶值比照日圓或是祭出更寬鬆的貨幣與利率政策刺激經濟。
尤其美、日等大國近年為刺激景氣,相繼採行量化寬鬆(QE)的貨幣政策。不過中央銀行昨天指出,早在全球金融危機期間,央行即採「台版的量化寬鬆」,目前台灣資金環境維持適度寬鬆,而且央行解釋,只有大國實施QE政策才有效果,且台灣未曾出現像日本通貨緊縮問題、名目利率也比日本高。央行再度重申,台灣無須仿日本採行QE政策。
央行說美國QE負面影響是財富分配不均且惡化,帶動新一輪股價與房價泡沫。日本QE雖促使日圓貶值,但是美QE規模龐大,可能部分抵銷其效果;報告也說,先進國家央行採QE也引發新興市場國家匯價升值、資產泡沫及通膨壓力等問題,強調台灣無需QE的理由。雖然不清楚央行此時宣導不實施QE的理由何在,雖然沒說要升息,但是也不會再降息嗎?但是明顯地,央行近期仍將維持利率與貨幣動態穩定政策不變的決心,要談論升息或是新台幣再貶,第一季的可能性應該不大了。
This entry passed through the Full-Text RSS service — if this is your content and you're reading it on someone else's site, please read the FAQ at fivefilters.org/content-only/faq.php#publish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