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政府近期將推動新一輪國企改革方案,有望提出央企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的時間表、路線圖,開放民間企業合作。不過,民企似乎持保留態度,認為在經營權、持股比例上還有待突破。
廣東國資國企改革投資論壇近日在廣州舉行,近期將推出國企改革方案,加快央企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除粵海控股、南粵集團、恆健公司、產權交易集團,及未來有條件改組成為國有資本運營,和國有資本投資公司的國有獨資外,其他將引入民間投資者、整體上市等途徑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
新華社報導,去年廣東全省國資監管企業資產總額首次突破人民幣4兆元,年增16%。今年2月,廣東啟動首輪國有企業和民營資本的項目對接會,首批推出54個項目,涉及13個行業,擬吸引民間資本超過1000億元。
對於競爭性企業,採多種途徑與社會資本混合交叉持股。加快推動汽車貿易、倉儲物流、隧道施工等已具備條件的企業上市;電子信息、生物醫藥、食品糧油等逐步銜接上市公司。
廣東央企開放民間資本進入,台商是否有參與意願。對此,廣州市台資企業協會常務副會長林顯章表示,對台商看似利多,但其實是「唯恐避之不及」。舉例來說,國企鋼鐵廠,每年虧損約人民幣100多億元,多是靠其他業務,像是搞房地產等政治特權手法來填補。而央企經營者多為酬庸性質,不善公司經營。
加上,央企和民企的持股比例太懸殊,私有企業的資金恐怕會被吃掉,甚至一年後就會被踢出合作。林顯章建議,以環保領域來說,像是汙水排放工程將經營權交給民企,而央企則扮演監督角色,讓民企發揮專業能力,才會是一個較好的民間央企合作的經濟走向。
廣州立白集團董事長陳凱旋表示,經過近幾個月接觸及溝通,發現與國有企業合作還是存在一些難題。在合作過程中,民營資本是否可以獲得控股權、引入民營資本後的混合所有制企業是否仍由國資委管理等,這些問題仍需討論。
This entry passed through the Full-Text RSS service — if this is your content and you're reading it on someone else's site, please read the FAQ at fivefilters.org/content-only/faq.php#publish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