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拉克、利比亞、加薩和烏克蘭的危機,加上全球經濟加速成長,應該意味油價攀升,然而美國頁岩油榮景帶來不斷增加的石油供應,使得油價不漲反跌。
六年前,油價因伊朗核武危機和全球經濟榮景而飆至歷來最高的每桶147美元,而根據最新行情,全球油價基準西德州中級原油(WTI)14日盤中下跌1.4%至每桶96.23美元,已連續十個交易日低於100美元;布侖特原油也滑落近1.7%至102.55美元,過去五個交易日下跌四日,來到13個月來低點。
14日油價下跌的主因是美國公布上周原油庫存增加140萬桶、歐元區第2季經濟成長停滯,以及利比亞最大原油出口港近日可望重開。
然而從長期觀察,現今油價與幾年前差距的主因是頁岩油榮景,使美國石油產量攀至27年來最高,供應量比起2008年多出每日300萬桶。國際能源署(IEA)近日說,供應過剩使市場不致受供應中斷威脅。美國銀行、花旗集團和法國巴黎銀行都同意這種分析。
花旗商品研究部主任摩斯說:「北美正生產多得嚇人的原油,滿足過去仰賴進口的需求。世界原油供應已超過需求。」
據美國能源部轄下能源資訊署(EIA)的數據,美國5月仍進口每日717萬桶原油,但已比2008年5月減少26%。進口原油明年預料將滿足22%的美國原油需求,為1970年以來最低水準。
EIA預測,美國明年的原油產量將增加到每日928萬桶,達到1972年來最高。EIA近日已下修今年的WTI價格目標到每桶100.45美元,低於7月預測的100.98美元。
This entry passed through the Full-Text RSS service — if this is your content and you're reading it on someone else's site, please read the FAQ at fivefilters.org/content-only/faq.php#publish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