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宿舍內都是無障礙空間,陳老闆特定將地面鋪平,讓身心障礙者來去自如。 記者呂思逸/攝影 |
|
「我背後都是批來讓身障者上街販賣的貨品,外界常誤會我們,其實我們是個大家庭。」 記者呂思逸/攝影 |
「現在這樣上下班的工作比以前穩定多了。」身障者朱國榮是陳姓老闆「公司」成員之一,每天到街頭賣愛心商品,上下班時間固定,周休一日,他說,其他「同事」跟他一樣喜歡現在的工作型態。
「公司」供住包水電費
朱國榮三歲罹患小兒麻痺,高職補校畢業,在街頭販售愛心商品已十三年。他說,現在這樣比較有保障,既不用擔心囤貨,也不必提心吊膽每日的生意,房租、水電費都由公司出。
今年五十三歲的朱國榮說,父親是基隆有名的總鋪師朱清泉,小時家裡環境還不錯,供他讀到高職畢業。但廿歲時父親被人倒會,負債累累,廿五歲時父母相繼過世,為了生計,跑去當蘇聯鑽學徒,月薪二萬八。
蘇聯鑽工廠內,有許多作業員是像他一樣的身心障礙者,但後來大陸低廉勞力興起,工廠轉往大陸,他因行動不便沒有前往,四十歲面臨失業。
朱國榮說,四處求職碰壁多年,有天在夜市遇到陳老闆,踏入販售愛心商品這行,每天開始有收入,不怕下一頓沒錢吃飯。家人對他能夠獨立生活,都很支持。
「但這一行要看天吃飯。」朱國榮說,下大雨、濕冷的天氣,路上行人少,有時在街頭一整天,也賣不掉一包口香糖。
收入和老闆五五分帳
加入公司後,他不再擔心囤貨問題,也不必擔心生意好壞,房租、水電費都由公司出,壓力不再那麼大。
他說,每天工作約六小時,下午一點開始兜售,晚上七點左右回家;碰到下午沒人潮時,還回家休息一下。平均每天可以賣十五包愛心商品,一包一百元,和陳老闆五五分帳後,一天收入約為七百五十元。每周休息一天,若遇到下雨、颱風天,在家休息不出門。
|
宿舍牆面掛了許多輪胎、修理輪椅的工具。 記者呂思逸/攝影 |
|
宿舍內有廚房,多個電鍋、瓦斯爐,讓每個人可煮自己想吃的食物。 記者呂思逸/攝影 |
輪椅壞了老闆負責修
「吳大哥」說,透過陳老闆介紹進入公司,覺得這裡是個「家」,陳老闆很照顧他,手頭不便時會發零用錢。「謝大哥」表示,原本在路邊賣烤香腸,認識陳老闆後加入公司,但沒住在宿舍裡,只有白天去批貨,賣完回宿舍分帳,但他覺得在宿舍跟其他人聊天很開心。
這間宿舍原是鐵皮工廠,十五間房間,每間約兩坪大,老闆在廁所設置扶手等無障礙設施。宿舍內共設置三間廁所、一間大廚房,老闆還在廚房擺一排大同電鍋供「室友」使用,牆上掛了一堆輪椅的輪子,身障者的輪椅壞了,老闆負責維修。為避免室友在宿舍時無聊,老闆還養狗、養魚,連消防設施都有,還雇專人打掃環境。
This entry passed through the Full-Text RSS service - if this is your content and you're reading it on someone else's site, please read the FAQ at fivefilters.org/content-only/faq.php#publish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