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底以來,市場波動明顯提高,不過,觀察2008年次貸風暴過後這幾年,全球股市波動率呈現趨勢性下降,只有2011下半年因歐債危機、美債降評大幅上升。全球金融市場波動率普遍且持續性下降能維持多久?近期市場變動,有哪些因素會轉變當前的金融環境,使波動率呈現普遍且趨勢性上升?
目前可能的因素包括:地緣政治風險上升、美國聯準會(Fed)貨幣政策正常化過程,使美債利率大幅彈升、中國等新興市場金融壓力增加、歐洲經濟復甦疲弱,以及美國景氣走到循環末升段等,其中又以美國升息議題影響最大。
這兩年隨美國經濟及就業市場復甦穩健,Fed何時結束量化寬鬆、升息議題,每隔一段時間都會成為市場焦點。2013年中,當時聯準會主席伯南克暗示寬鬆政策將逐步退場,使美債利率飆升,最終引發新興市場股債匯市重挫。
第三季以來,市場又開始擔心Fed可能提前升息,導致波動再起,但時空環境不同,預估明年Fed升息對金融市場的衝擊將降低。主因去年美國10年期公債殖利率原本低到1.6%,最終彈升至3%,但目前利率約在2.2%。
此外,當時新興國家景氣走弱,或承受較大的通膨壓力,較難抵禦利率上升衝擊,今年大多數新興國家經濟均好轉,或通膨壓力減輕,央行也比較有寬鬆政策的空間。
因此即使未來利率走升期間,可能會提高金融市場波動率,但規模應不會太大,債市潛在風險較大,股市仍有機會反映景氣轉強及獲利成長而持續上漲。
另外,全球逐步走向多極化發展,過程中增加地緣政治衝突風險,不過預估未來5年,潛在衝突擴大為區域/世界戰爭的機率低,對全球經濟衝擊亦有限。
進一步分析此波全球金融市場波動率持續性下降,還包括各央行積極寬鬆貨幣政策維持金融穩定、全球經濟及通膨率維持溫和增長,以及各國家復甦腳步不均的相互抵銷效果。整體來說,是正面且多因素在推動波動率下降。
This entry passed through the Full-Text RSS service - if this is your content and you're reading it on someone else's site, please read the FAQ at fivefilters.org/content-only/faq.php#publish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