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零件》聯合國氣候會議,台達電經驗分享
2014/12/01 15:28時報資訊
【時報記者張漢綺台北報導】台達電子 (2308) 文教基金會1日派遣觀察團,前往在秘魯所舉辦聯合國氣候會議(COP20),並將於會議期間的周邊會議(side event)上,發表在八八風災後,由基金會主導重建高雄市那瑪夏區民權國小成「淨零耗能」校園、並於落成後啟用收容災民達1200人次的經驗。
台達基金會今年是連續第八年,參與聯合國所舉辦的氣候會議,並首度與世界資源研究所(WRI)、瑞士聯邦發展與合作局(SDC)等單位跨國合作,以「整合型氣候風險管理打造復原世界(Integrated Climate Risk Management for a Resilient World)」為主題召開周邊會議。台達基金會將會以那瑪夏民權國小重建案例,作為亞洲居民以綠建築手法,增加對於氣候調適的韌性為交流重點,解釋那瑪夏民權國小為何在設計之初,即以因應未來極端氣候變化為設計核心,打造出順應地理條件,具避難功能,並可以再生能源支撐避難期間發電的「淨零耗能」綠建築校園。至今校舍啟用兩年多來已協助超過社區1,200人次避難,示範出亞熱帶山區「氣候難民」(Climate Refugee)罕見的原鄉重建做法,嘗試作出氣候調適與文化傳承的整合典範。
台達基金會今年共派出三位氣候與能源計畫代表作為觀察員,包含曾於美國Woodrow Wilson Center of International Scholars環境智庫任職的葉怡辰、曾代表吐瓦魯參與聯合國氣候談判的吳郁娟、以及專長環境政策研究,並已連續四年參與聯合國氣候大會的謝雯凱,前往記錄會期協議結論,為國人作第一手解讀。
此次邊會是由台達基金會與跨國非政府組織共同主持,包括荷蘭、吐瓦魯等國氣候大使與環境部長,都將一同出席並構思氣候難民的未來。
這場周邊會議將於台灣時間12月12日召開,包括荷蘭氣候大使 Michel Rentenaar、吐瓦魯環境部長Mataio Tekinene、世界銀行氣候變遷特使Rachel Kyte、慕尼黑再保地球風險研究中心主任Peter Hoppe等環境官員與氣候專家,目前都確認會出席,將與現場關心氣候調適議題的與會各國代表與團體,共同交流如何提升人類韌性應對氣候變遷。
This entry passed through the Full-Text RSS service - if this is your content and you're reading it on someone else's site, please read the FAQ at fivefilters.org/content-only/faq.php#publishers.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