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國朝野對抗 要角分析
2013/12/02 23:01中央社
(中央社曼谷2日綜合外電報導)泰國來自不同團體的抗議民眾試圖推翻總理盈拉政府,這些人包括主要反對黨民主黨支持者、極端保皇派「黃衫軍」運動和痛恨流亡前總理戴克辛的個別人士。
以下是法新社整理的抗議雙方素描。
☆民主黨
這次抗議主要團體由前副總理蘇德(SuthepThaugsuban)領導,他要求盈拉辭職,要創建一個「人民委員會」。蘇德在抗爭升高前,退出民主黨。
支持民主黨的選民傳統上是以曼谷為基礎的菁英,包括官員、法官、軍隊和親近王室的團體。他們認為,戴克辛(Thaksin Shinawatra)及其支持者「紅衫軍」威脅到王權與他們處於社會頂端的優勢。
民主黨近20年來沒有贏過全國大選,但在曼谷和南部核心地帶支持度很高。
2008年至2011年擔任總理的民主黨領袖艾比希(Abhisit Vejjajiva),在這次抗議升高前就遠離舞台中心。
☆極端保皇派「黃衫軍」
保皇派組織「人民民主聯盟」(People'sAlliance for Democracy)以綽號「黃衫軍」知名。黃衫軍群眾抗爭促成2006年反戴克辛政變,使他流亡國外,也在2008年兩度令親戴克辛政府倒台。
但是此後,人民民主聯盟已喪失相當的影響力。即使如此,這次群眾也包括許多前「黃衫軍」支持者。
泰國清邁大學研究員錢伯斯(Paul Chambers)說:「這次許多抗議人士是回鍋的黃衫軍。他們是頭號保皇派。」
這些團體包括:曾領導短暫占領軍方總部的「改革泰國學生人民網絡」、想回歸絕對王權的「反戴克辛政權人民軍」。
負責後方的有「佛法軍」(Dharma Army),提供免費食物給抗議人士的佛教組織。
☆痛恨戴克辛的個別人士
若干邊緣團體因反對戴克辛而結成聯盟。
例如,曼谷幾所職業學校的數百名年輕學生組織了「職校救國」團體。部分成員身著黑衫,在抗議中擔任保鑣。
☆紅衫軍
對立陣營中,紅衫軍主要來自泰國北部和東北部鄉村和都市對現狀失望、不滿的群眾。他們在曼谷一座體育場紮營一週,表達對政府的支持。
紅衫軍集結人數11月30日一度高達7萬人,但紅衫軍領袖要求抗議民眾回家,避免與反政府示威者進一步發生衝突。
紅衫軍不挑戰王權,他們是戴克辛的主要支持群。
為泰黨(Puea Thai Party)在2011年國會大選中獲勝,使盈拉(Yingluck Shinawatra)當上總理,繼續執行兄長戴克辛嘉惠貧困民眾的政策。紅衫軍在這場選舉中發揮重大作用。1021202
This entry passed through the Full-Text RSS service — if this is your content and you're reading it on someone else's site, please read the FAQ at fivefilters.org/content-only/faq.php#publish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