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之聲網站引述著名國際戰略研究所專家們所著的新版《軍事平衡手冊》指出,近年來,亞洲國家的軍費開支增加、地區局勢日趨緊張,全球力量平衡也正向著這一地區傾斜。談到中國海軍實力的增加,國際戰略研究所分析師克里斯坦·勒·梅爾指出,中國正極力發展遠洋艦隊。到2020年末,中國可能會有三個航母戰鬥群,並可能於2050年在數量上與美國並駕齊驅。
對於這一預測,俄羅斯戰略與技術分析中心專家瓦西里·卡申表示,軍事力量增長的長期預測並不可靠,它還取決於不可預測的因素。對未來十年海軍實力發展的長期預測尤其不確定,因為在可預見的未來,技術進步將改變海上戰爭的特點。
文章指出,早在20世紀60年代,前蘇聯軍事理論家們就主張,導彈武器會極大削弱航空兵作用、並會結束大型作戰艦艇時代。赫魯雪夫也曾說,美國的航母就是導彈的靶子。然而,當時的這些預言並未得以實現。
隨著科技的完善,情況正在改變。文章表示,中國部署的全新反艦彈道導彈,引起了對在西太平洋上航母生存能力的嚴重質疑。另外,中國正致力於高超音速武器。文章推測,高超音速反艦巡航導彈能夠以不可預測的軌道進行完成可控飛行,這是中國軍事現代化的優先發展的方向之一。
文章還指出,中國也需要其他的新可能性。並不顯眼而又具備前景的殲-20戰機極有可能作為可以使用巡航導彈的載體來建造。新型反艦武器和具備高速及遠程性能的隱身打擊飛機的組合可能會使許多上世紀60年代軍事理論家的幻想成為現實。
俄媒稱,有效保護大型水面軍艦免遭導彈打擊已是不可能了。海戰的戰略戰術將徹底改變。大量美國的航母設計、建造和運行的經驗也就失去了其價值。俄媒認為,在開發新技術和和新戰法方面,美軍從本質上可能處在與中國相同的狀況中。
俄媒推測,如果未來十年的技術和戰爭策略真正發生根本性的改變,中國的成就會和美國一樣加快。美國在科技和先進技術方面仍然是世界第一強國,但中國也擁有巨大的潛力。更重要的是,中國一直關注著科學界的情況,成功地識別出最有前途的方向,並對其大力投入。從零開始,構建自己的遠洋艦隊,中國人可能會更加靈活。亞洲區域的海軍軍備競賽可能會在不久的將來令人大吃一驚。
This entry passed through the Full-Text RSS service — if this is your content and you're reading it on someone else's site, please read the FAQ at fivefilters.org/content-only/faq.php#publishers.